当前位置:鸡病防治>>其他>>正文
如何预防肉鸡转群后异常死亡
来源: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点击量:6077

  肉鸡转群后,由于日龄不同其死亡率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肉鸡在30日龄以前(体重在1公斤左右时)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30日龄后死亡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 死亡原因分析

  转群前期主要是应激反应所致,后期主要是饲养环境条件不良而造成。

  1.转群前期:即25日龄以前,由于育雏室面积小,有保温设备,温度好控制,管理细心,病菌很少繁殖孳生,发病率低,所以死亡率也低。
 
  2.转群中期:即25~30日龄,由于此期仔鸡刚从育雏室转出,进行大面积饲养,饲养室很少加温甚至不加温,达不到25℃左右的适宜温度,再加之管理上不像前期那么细心而有所松懈,所以死亡率有所上升。

  3.转群后期:即30日龄以后,随着鸡体的增长,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所增强,正常情况下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此时鸡舍的活动空间相对减少,鸡采食量及饮水增多,排泄量和呼吸作用剧增,使舍内的环境条件急剧下降,如果此时管理跟不上,往往会造成鸡群暴发疾病,从而造成肉鸡的死亡率急剧上升,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就是有些养鸡户肉鸡转群后期死亡率高的真正原因。

  ◆ 预防措施

  针对肉鸡饲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主要应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1.适当延长转群时间。随着肉鸡体重的增加,育雏室饲养密度加大,不转群必然影响肉鸡的生长。但如果此期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除育雏室内粪便,适当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根据实际条件适当延长到肉鸡20~30日龄再转群,这样即可大大避免转群应激对肉鸡的影响,从而降低肉鸡的死亡率。

  2.加强转群管理。肉鸡转群时由于应激、温度条件改变等因素,常会引发多种疾病。如果此时根据鸡群的具体健康情况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多维素、维生素C等,则可有效地控制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大大提高转群肉鸡的成活率。

  3.强化后期管理。肉鸡生长后期,随着鸡体的增大,抗病能力虽然有所增强,但是随着鸡体的增大,室内的环境条件管理难度也加大,有些饲养户就是在这最后时期疏忽管理而吃大亏。

  综上所述,肉鸡饲养后期的饲养管理非但不能松懈,反而要加强,严格把好肉鸡饲养的最后一关。

上一条:鸡新城疫HI抗体消长渐次与疫苗接种
下一条:谨防肉鸡维生素缺乏症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