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鸡病防治>>消化道病>>正文
一起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治疗
来源: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点击量:5804

 

  20063月下旬,塔城市某鸡场饲养的2116只笼养伊沙褐蛋鸡,在57周龄暴发了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病程共7天,发病率达88.7%,病死率54.4%。笔者深入鸡场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大肠杆菌病。
  1
发病情况
  
据调查,这批鸡曾在34有少数鸡拉白色稀粪,用禽菌灵散(中药)以0.6%的比例拌料饲喂进行治疗,止住腹泻。316晚,由于气候突变,刮起67级大风,把几扇窗户吹开,造成鸡舍内温度由原来的17降至5,鸡群从317开始发病,死亡49只,到第3天达到死亡高峰,连续7天共死亡1035只。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为精神委顿,采食和饮水减少或废绝,两翅下垂,缩颈,拉白色稀粪,肛门周围被污染;产蛋率直线下降,7天之内由正常的84.6%下降到12.8%,而且产畸形蛋。病鸡最后头、颈、腿抽搐而死。
   3
病理变化
  
挑取濒死鸡16只进行剖检,均表现肝脏肿大,呈暗红色,质脆呈软泥状;脾脏肿大;小肠肿胀臌气,且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肠粘膜上有粉红粘液;肝脏表面或心包膜上有不同程度的纤维样伪膜;卵泡变性,卵膜充血,局部或整个卵泡呈褐色或黑褐色。多数鸡卵泡破裂,腹腔内充满卵黄液。其它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触片检查 取病死鸡的肝、脾及卵泡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粗短杆菌。
  4.2
病原分离 取肝、脾、心、卵泡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恒温3724小时培养后,在普通琼脂平板上有呈均匀、灰白色半透明、圆形凸起的单个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呈均匀红色单个的菌落。选取单个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试管中,接种时,先涂布斜面,后穿刺底层,结果为:斜面上培养基变黄,底层培养基变黄含有气泡,不产生H2S
   4.3
生化试验 挑取纯培养的菌落做生化试验,该细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能够产酸产气,靛基质反应+,H2S-,甲基红+,可利用枸椽酸盐,硝酸还原试验+,V-P试验。
  4.4
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测定分离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对精品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敏,抑菌圈均在20mm左右;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低敏,抑菌圈分别为10mm13mm
  
由以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鸡场发生的是大肠杆菌病。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保证室内正常的温度和湿度,用0.3%过氧乙酸喷洒鸡舍内外,每天消毒1次。
   5.2
治疗 先用精品阿米卡星按常规剂量饮水,同时用"草药王"拌料,连用3天。后用庆大霉素(规格:5ml/20IU)注射,每只鸡11.5IU,同时用"瘟痢黑金刚"拌料,连用4天。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疾病得到控制,死亡数逐渐减少,并且逐渐恢复产蛋,但未能达到原来的高峰水平。
   6
小结与讨论
  6.1
本次疾病的流行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鸡舍通风不良,粪便没有及时清理,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于鸡群之中,当鸡舍内气温骤然下降到5时,引起鸡的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今后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鸡群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6.2
由于大肠杆菌易形成抗药性,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几种最敏感的药物,并且交替使用,确保治疗效果。

上一条:鸡肾病的病因及防治
下一条:剖析肉仔鸡肠道健康问题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