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染潜伏期为4d~16d,最短2d。人工感染潜伏期为21h~96h不等。症状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型。
(一)最急性型 多发生于出壳后6d以内病雏,其病势凶猛,病程很短,只有数小时。多数病雏不表现先驱症状即衰竭,倒地死亡。此型的病雏喙端、泄殖腔、蹼间等变化不明显,偶见羽毛直立、蓬松。临死时,两脚乱划,头颈向一侧扭曲。该型发病率低,约占整个病雏的4%~6%。
(二)急性型 多发生于7~21日龄,约占整个病雏数的90%以上。病雏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羽毛蓬松、直立、两翅下垂、尾端向下弯曲,两脚无力,懒于走动,不合群,对食物啄而不吃。有不同程度的拉稀现象,排出灰白或淡绿色稀粪,内常混有絮状物,并常粘附于肛门周围。喙端发绀,蹼间及脚趾边也有不同程度发绀。呼吸用力,后期常蹲伏于地,张嘴呼吸,临死前两脚麻痹,倒地抽搐,最后衰竭死亡,该型病例无甩头和喜欢饮水现象,鼻孔无黏液流出,病程2d~4d。
(三)亚急性型 本型病例较少,往往是由急性型随日龄增加转化而来。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喜蹲伏,排黄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并粘附于泄殖腔周围。此型死亡率随日龄增加而渐减,幸存者多成僵鸭,该型病雏在6周龄鸭中也是极个别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