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鸡病防治>>其他>>正文
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动物疫病的预防
来源:三农在线  点击量:3891

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以及防治环节,当前主要应抓好病死畜禽的处理、饲养场舍以及环境的消毒、免疫接种、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疫情监测,以及防止霉变饲料中毒等工作。

  一、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畜禽 病死畜禽体内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将死亡的畜禽进行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坑深应在2米以上,尸体入坑后,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覆以厚土。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焚烧。禁止贩卖屠宰病死畜,确保灾后无大疫。

  二、做好灾后消毒工作 灾后,要对畜禽圈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避免病原与畜禽群体的直接接触,降低发生动物疫病的风险。其中,消毒的重点地方有畜禽舍、屠宰场(点)、畜禽及其产品加工销售场地、仓库、中转场地、牲畜市场、农贸市场、饮水源、畜禽运输车辆等。除了清扫、冲刷、洗擦外,消毒方法有日晒、焚烧、堆积发酵等物理消毒、生物消毒和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三、做好免疫工作 必须突击做好畜禽的免疫工作。灾后,特别要加强猪链球菌病、狂犬病的免疫,对已进行过免疫的畜禽,根据疫情调查情况,可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对可能流行炭疽的地方,牛、羊要注射无毒炭疽芽孢苗。没有进行猪瘟、鸡新城疫免疫的畜禽要立即补免。对于其他畜禽传染病,也要根据疫情动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对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要及时采集样品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发现抗体未达标的畜禽群体,应及时补免,避免疫情的发生。

  四、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加强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的目的,在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动态,以便采取防范和扑灭措施。应安排兽医巡回小分队,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发现疫情要及时诊断,按程序上报,并组织力量扑灭。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等有关规定,对疫点进行封锁,对病畜及同群畜进行扑杀。同时,各地应加强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可能出现的疫情情况。

  五、加强检疫监督工作 震灾使种畜禽死伤严重,灾后农民急需补栏,苗猪苗禽普遍不足,需要到外地调运,稍有不慎就会传入疫病。据此,当前检疫工作尤为重要,这是切断疫源传播、防止疫病传入和流行的关键。检疫监督工作的重点是把好四道关,即产地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收购屠宰检疫关和交通运输监督检查关。严禁无检疫合格证、无免疫耳标的畜禽上市,严禁玩忽职守或只收费不检疫等失职、渎职行为的发生。对违章经营和调运者要严肃查处,对检疫监督失职者要从严从快惩处。

  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灾区(县)兽医机构应做好应急工作,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保证发生疫情时有充足的疫苗、消毒药、消毒器械和防护用品等。

  七、加强对流浪动物的管理 要加强对流浪动物的收容、管理工作。必要时予以扑杀。

  八、防止畜禽食入霉变饲料中毒 防止霉变饲料中毒的根本办法是禁喂霉变饲料。为防止饲料霉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等防霉剂,也可采取一些消除毒素的办法,减轻毒素的危害。一是利用晴天暴晒,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二是将霉变的饲料用4~6倍的清水浸泡6~12小时,并充分搅拌,倒去浸泡水再加清水浸泡,连续4次,然后晒干使用;三是用5%~8%的石灰水浸泡3~5小时后,再用清水洗净,晾晒后饲用;四是用氨水去毒,每公斤饲料加氨水12.5~20克,均匀搅拌后放大缸内,密封放置3~7天,启封后摊晾24~36小时再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饲料,也要注意搭配使用,并注意增喂青绿多汁饲料,以减轻毒素的危害。猪霉变饲料中毒后,一般体温正常,粪便干燥、呕吐。另外,常见阴户肿胀,乳腺增大,母猪不孕并有流产现象。有的出现神经症状,严重的发生死亡。
上一条:引起鸡冠异常变化的原因
下一条:产蛋鸡疾病的简易诊断法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