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服因
1.1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方法不科学、免疫剂量不准确、前期饲养感染脑脊位炎、传染性贫血因子、法氏囊病,造成鸡只免疫抑制、新城疫抗体高低不一致。
1.2使用了法氏囊中等偏强毒力的疫苗,如国外进口的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造成法氏囊损伤影响了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均匀度。
1.3疫苗用量太大;养鸡密度过大。
2、症状
沉郁型:鸡白天吃食减少,头部伸向垫料、发呆,用手抓口腔流黏液,死亡开始较低,逐渐升高。
神经型:鸡出现腿部或翅膀麻痹,站立不稳,卧在网上,个别头向后转等神经症状。绝大部分鸡会陆续死亡,存活的鸡由于采食困难,日益消度,失去饲养价值。
3、例位变化
病变为喉头和气管小点样出血,十二指肠肠道淋巴集结肿胀、出血、坏死;随着时间延长腺胃乳头上有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肌肉出现出血坏死。盲肠淋巴结肿大、出血和直肠出血,但并不具有特征性。
4、确诊依据
头部伸向垫料,喉头和气管小点样出血、十二指肠、肠道淋巴集结肿胀、出血;新城疫抗休测定发现高低不一。
5、预防
5.1做好免疫接种:活苗+油苗相结合。首次免疫一般选用克隆活苗。产蛋鸡:每月、先测定抗体,用新城疫+传支二联疫苗2倍饮水(点眼)。
5.2免疫的方法:免疫效果为点眼=气雾>滴鼻>饮水免疫。首次免疫最好滴鼻点眼,冬春季节减少新城疫苗气雾免疫的使用。
5.3适时在饮水中加有效抗生素和多维电解质平衡药物等,减少鸡群应激。
5.4鸡群免疫时间恰在大群疾病流行时,确诊后再做决策:原则为坚决免疫好新城疫,控制继发病,投药和免疫两不误。
6、治疗
在发病的早期用有效的药物控制(如施得康+速治+呼喘宁饮水5天等方案),既可干扰病毒的繁殖,也减少细菌的继发感染。同时添加肾康等电解质类的药物,提高机体抗病力。药物用完24小时后“克隆一30"2倍量点眼。如果肉鸡散发性新成疫发病,多采用药物治疗而不采取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