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鸡病防治>>其他>>正文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治体会
来源: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点击量:2311

  2005 年 11 月冷水滩区岚角山镇一个体养鸡场饲养三黄鸡,49日龄时突然发病, 开始少部分鸡出现特征性眼睑部肿胀,打喷嚏、流鼻涕,3~5 d后波及全场。11月15日要求我院牧医系派员参与诊疗,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现将诊断及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三黄鸡2000 余只,是租用某部队废弃的连队食堂作饲养场地。由于场地小饲养密度大,再加之冬天为了保温周围用塑料布围封,促使空气流通不畅,再加之冬天垫草长时间没有清除,导致发酵,氨气严重超标,据户主介绍 11 月 13 日,个别鸡发病,至15 日大群鸡发病,经诊断治疗后,18 日得到了控制,除个别鼻窦高度肿大,使眼部被挤压移位,眼组织受破坏造成失明,影响采食困难而死亡外,其鸡群基本康复。

  2  临床症状

  据户主介绍,一开始,个别鸡呆立离群精神沉郁,鼻孔流出稀薄水样鼻液,2~3 d后转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由于采食,饲料粘附鼻孔周围结成黄色痂块。阻塞病鸡正常呼吸,病鸡出现摇头,并张口呼吸,打喷嚏、眼结膜发炎、流泪。一侧和两侧面部、眼睑发生肿胀,个别鸡延伸到肉髯。严重的呼吸时离 2~3 m远还可听到明显的罗音。部分鸡还出现腹泻。采食量明显减少,羽毛枯干无光泽,体重减轻。19日停止用药,一星期后全群再度发病。

  3  病理变化

  剖检尸体消瘦,嗉囔空虚。外表症状轻者剖检时仅见鼻腔和鼻窦的粘膜发红、肿胀,有的被血块堵塞。外表症状严重的病鸡剖检时鼻窦腔内有大量豆腐渣样渗出物,支气管、肺、气囔发炎肿胀。面部和肉髯的皮下组织水肿呈胶冻状。

  4  实验室诊断

  将病鸡带回我院实验室检验,结果为 :

  4.1 涂片镜检: 取病鸡鼻窦分泌物抹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 单个或成对排列,大小为 1~3 μm。以美蓝染色时两极浓染。

  4.2 动物试验: 取病鸡眼分泌物,分别注入正常小鸡眶下窦内和豚鼠腹腔内 48 h后观察接种的小鸡和豚鼠,结果是在小鸡面部出现肿胀,流鼻涕等症状。豚鼠无任何不良症状。

  4.3 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无菌取病鸡鼻窦内分泌物,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划线,然后用葡萄球菌与原先的划线做垂直交叉接种,经37℃烛缸培养24~48 h,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见有许多无色透明呈露珠状的“卫星”菌落,距葡萄球菌越远,菌落越小,然后采集“卫星”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生化试验结果,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吲哚试验阳性。通过试验,确诊此鸡群患有IC。

  5  防治措施

  我们在用药治疗的同时,注重饲养环境的改善。首先清除陈旧发酵的垫料,防止氨气浓度过大,在搞好防寒保温的同时,保持空气清新,每天上午10点左右打开南面气窗塑料布,直到下午4 点关闭。每天用百菌消对鸡舍带鸡喷雾消毒一次,待消毒完毕再填上新鲜干燥的稻草。用壮观霉素每升水加150mg的浓度饮水,2次/d,中午饮水中加少量食盐和红糖,以并提高鸡抵抗力。同时用泰乐菌素拌料,料药比为 0.02%,对采食困难病情严重的鸡分群隔离治疗,用链霉素每只鸡15万单位胸肌注射1次/d,连用 5d。在投药90h后,鸡精神采食量及饮水恢复正常。

  户主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怕连续用药产生抗药性在投药的第4d停止用药。停药一星期后,少部分鸡又出现初期的症状,并再次要求出诊。我们根据临床表现及上次的实验诊断认为诊断是正确的。建议再用前次药物进行治疗,连用9d才恢复正常。

  6  体  会

  这次在我区发生的鸡传染性鼻炎第一次用药未彻底抑制情况下停药造成了第2次用药。第二次用同样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不如第一次,这更进一步证明副鸡嗜血杆菌易产生抗药性。并建议今后在诊断此类疾病时最好先作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进行治疗,中敏和不敏感的药物不用,以免延误诊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未作药敏试验的情况下,如第一次用药就不理想,可采用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另外,由于副鸡嗜血杆菌易产生抗药性,在老疫区最好使用疫苗防治。

上一条:浅淡马立克氏病与白血病及二者的可视区别
下一条:我国近期禽病流行趋势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