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鸡病防治>>其他>>正文
禽流感免疫及注意事项
来源: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点击量:2739

  当前,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屡有发生,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我国成立了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确立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防控工作方针,强化了免疫、检疫、封锁、隔离、消毒、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做好家禽免疫工作是防控禽流感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最根本的措施之一,为切实推动全省家禽的免疫工作,现将家禽禽流感免疫程序、免疫注意事项和免疫记录档案等介绍如下:
  一、禽流感免疫程序
  免疫是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能力,即能保持动物健康的能力。接种疫苗可以使机体获得免疫从而抵抗外来病原的感染和侵袭。近期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IEO)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关于禽流感防治的会议上达成共识,把疫苗免疫作为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一项主要措施。我国是养殖大国,养殖户分散养殖条件相对较差,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扑杀为主,同时对家禽实行强制免疫的政策,提高家禽保护力,防止疫情发生。目前,农业部批准生产和使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有四种,分别是: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禽流感H5(N28株)-H9二价灭活疫苗。禽流感灭活疫苗应避光2℃-8℃冷藏保存,载体活疫苗应在-10℃至-15℃条件下保存。夏季疫苗宜采用冷藏运输,冬季运输要注意防冻。
  免疫程序,是指动物一生中各种疫苗接种的次数、次序和日程。动物接种疫苗时的日龄不同、疫苗接种次数不同、前后接种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同,免疫效果都会不一样。免疫程序关系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但免疫程序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免疫程序,应根据本场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免疫程序。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程序的制定,主要以禽群相应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为依据,但同时考虑疫苗的性质,一般灭活疫苗重复接种的次数比弱毒活疫苗多。农业部曾于2004年颁布制订了农业行业标准《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技术规范》,现根据农业行业标准,结合我省实际,推荐如下禽流感参考免疫程序(见表一)。同时,为方便农户做好家禽防疫工作,推荐种鸡、蛋鸡、快大肉鸡和土鸡的参考免疫程序(见表二、表三):

表一  禽流感参考免疫程序
龄期 10日龄 30-40日龄 100-120日龄 250-260日龄 备注
鸡 0.3ML 0.5ML 0.5ML 0.5ML 使用H5N2亚型灭活疫苗
鸭 0.5ML 0.7ML 1ML 1ML 使用H5N1亚型灭活疫苗
鹅 0.5ML 0.7ML 1.5ML 1.5ML 使用H5N1亚型灭活疫苗
种禽每间隔4-5个月加强一次。

表二  种鸡、蛋鸡的参考免疫程序
龄期 接种的疫苗 接种途径 备注
1日龄 马立克疫苗(CVI988或HVT) 皮下注射
7-10日龄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传支(H120)二联弱毒苗 滴眼鼻或气雾
12-15日龄 法氏囊弱毒苗 滴口或饮水 据母源抗体水平决定接种时间饮水加倍
法氏囊灭活苗 肌肉注射 半羽份剂量
H5+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20-22日龄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弱毒苗 滴眼鼻
新城疫灭活苗 肌肉注射 半羽份剂量
鸡痘 刺种
40-45日龄 传支(H52)弱毒苗 滴口或饮水 饮水加倍
H5+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10-12周龄 法氏囊弱毒苗 滴口或饮水 据抗体水平决定是否需要,饮水加倍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弱毒苗 滴眼鼻 据抗体水平决定是否需要
18-21周龄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弱毒苗 滴眼鼻
新城疫、传支、减蛋、法氏囊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蛋鸡不要接种法氏囊苗
H5+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42-46周龄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弱毒苗 滴眼鼻
H5+H9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新城疫、法氏囊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蛋鸡不要接种法氏囊苗

表三  快大肉鸡、土鸡(100日龄左右上市)的参考免疫程序
龄期 接种的疫苗 接种途径 备注
1日龄 马立克疫苗(CVI988或HVT) 皮下注射
8-10日龄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传支(H120)二联弱毒苗 滴眼鼻或气雾
10-20日龄 法氏囊弱毒苗 滴口或饮水 据母源抗体水平决定接种时间,饮水加倍
法氏囊灭活苗 肌肉注射 半羽份剂量、快大鸡不用
H5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20-25日龄 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弱毒苗 滴眼鼻
或新城疫灭活苗 肌肉注射 半羽份剂量、快大鸡不用
28-30日龄 传支(H52)弱毒苗 滴口或饮水 饮水加倍
法氏囊弱毒苗 滴口或饮水 土鸡不用,饮水加倍
6-7周龄 H5亚型禽流感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二、禽流感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接种禽流感疫苗后,家禽能否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取决于很多的因素。除了选择优质疫苗、严格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等外,必须注意以下五方面的事项:
  1、疫苗使用前应检查疫苗的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标示的内容是否相符。要明确装置、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对过期、无批号、油乳剂破乳、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禁止使用。
    2、为了便于免疫接种,疫苗在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22℃左右)2小时左右。疫苗使用前充分摇匀。疫苗注射期间,经常摇动,混匀疫苗。疫苗启封后,限24小时内用完。
  3、接种前要检查家禽是否健康,禁止给不健康的家禽接种疫苗。因为不健康的家禽接种疫苗免疫效果差或无效,甚至加重病情。发现家禽群体中有可疑传染病时,立即停止疫苗接种。此外,为了避免家禽发生反胃现象,疫苗注射的当天早晨要禁饲。
  4、注射器等接种用具须进行消毒处理。免疫接种完毕,将用过的疫苗瓶、皿、注射器及剩余的疫苗液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5、为防止接种疫苗时传播疫病,注射接种过程中应严格消毒、细致操作。使用12号针头,注射器、针头应洗净煮沸10-15分钟备用,注射疫苗的针头最好每羽换一个,无条件时必须一栏家禽换一个。给家禽注射过疫苗的针头,不得再插入疫苗瓶内抽吸疫苗,可用一个灭菌针头,插入瓶塞后固定在疫苗瓶上专供吸疫苗用,每次吸疫苗后针孔用挤干的酒精棉花包裹。吸出的药液不得再回注到瓶内。接种部位以3%碘酊消毒为宜,以免影响疫苗活性。注射器刻度要清晰,不滑杆、不漏液。注射的剂量要准确,不漏注、不白注。进针要稳,拔针不宜大快,不得打“飞针”,保证足量的疫苗真正注射到动物体内。注射部位要准确,优先采用颈部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家禽颈背部下1/3处,针头向下与皮肤呈450。
一般疫苗免疫后不能立即产生免疫力,需要一定的诱导期,这段时期称为免疫空白期。在免疫空白期间,由于还没有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如有病毒存在,就有可能引发疫病。因此要重视这段时期的饲养管理,认真做好隔离、消毒等工作,防止免疫失败。 
  三、禽流感免疫记录档案
  给动物接种疫苗后,为及时掌握区域内每只家禽已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接种疫苗的次数,以及执行免疫程序的情况,追溯疫苗的免疫质量,动物防疫员和家禽规模饲养场户兽医人员要及时做好免疫记录。免疫记录既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如果随意地、不科学地记录,那么记录的免疫数据就可能没有什么意义甚至产生误导,就达不到记录的目的。要做到科学地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家禽的品种、年龄,疫苗的来源、批次,接种时间等。

上一条:浅淡马立克氏病与白血病及二者的可视区别
下一条:谨防肉鸡维生素缺乏症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