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物用法>>正文
家禽生理特点与用药
来源: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点击量:5623

  一、遵循用药原则

  根据家禽生理特点用药 禽类无汗腺,用解热镇痛药抗热应激效果不理想;禽类缺乏充分的胆碱脂酶贮备,对抗胆碱酶药非常敏感,故驱除家禽线虫最好选用左旋咪唑;禽类的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小,对肌注后经肾排泄的庆大霉素、链霉素非常敏感;鸡有丰富的气囊,故气雾给药效果好。

  考虑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有协同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有拮抗作用的药物可降低药效,因此,具有拮抗的药物应分开使用。如氟哌酸、土霉素钙和金霉素、盐霉素和莫能霉素都有拮抗作用。

  准确掌握适应症 每种药物都有其固有的结构和一定的作用范围,因此要明确各种药物的抗菌谱,用药时要根据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价廉、来源可*的原则选用药物,依照临床症状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的药物,做到对症下药,避免盲目性。不能滥用抗生素,尤其不能滥用广谱抗生素。抗生素对神经系统症状无效,因神经症状多为脑部损伤,而抗菌药物大多不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

  保证有效浓度和治疗期 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一般用药疗程为3~5天,停药过早易导致复发。长时间使用抗生素会使禽患软骨病,同时也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或造成药物中毒。测量家禽体重、计算采食量和称重药品量要准确。无论饮水或拌料,药物要均匀,不溶解的药不能饮水给药,否则沉淀,容易造成中毒或治疗效果不佳。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禽只的饮水量,饮用的水必须清洁、中性,在水中溶解度低的药物以拌料为宜,拌料给药时就应遵循“由少至多,逐渐拌均匀”的原则,否则搅拌不均匀易引起中毒或影响疗效,饮水量与气温有关,夏天给水用药时应降低药物浓度,约为拌料量的一半。

  饲用抗生素用量不宜过大 饲用抗生素的选择要考虑其稳定性、耐热性、受饲料中钙离子的影响、成本及各种药物的抗菌谱。饲用抗生素应使用多肽类、含磷多糖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等吸收少排泄快的药物。禽类对磺胺类的平均吸收率较其它动物高,故药量偏大或用药时间长等易发生毒性反应,一般不宜作添加剂长期添加。

  人畜用药分流 人医常用抗生素只用作畜禽治疗用量,不作饲料添加剂使用,以避免药残对人产生的中毒反应和变态反应。

  二、科学选择使用

  考虑病原学特点和药物特性 选择使用药物预防时,必须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同时要考虑到药物的特性。虽然药物防控不像疫苗那样有特异性,但仍要有针对性。药物防控不仅弥补了目前疫苗品种和剂型上的一些缺陷,还可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防控的目的。比如在针对细菌性疫病时,有条件的地方应做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这样选择出来的高度敏感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视养殖成本 选择药物,既要高疗效和低药物残留,又要安全可*,给药便于操作。如家禽用药大多采用拌料饲喂或饮水给药,这样不仅省工省力,又减轻了对禽机体的应激反应,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到价廉效高。

注重中西结合 家禽的味觉功能较差,对饮食气味不敏感,这正是中药方剂能够方兴未艾的原因之一。再者,中药方剂的防治功能比较广,一个组方往往能防治多种禽病,这是许多种西药所达不到的功效。同时运用西药结合防治,弥补了中药发挥作用慢的缺点。

 


 

  三、重视预防用药

  首次用药 雏禽开口用药为第一次用药,雏禽进舍后应尽快让其饮上2%~5%的葡萄糖水,以减少早期死亡,一般2~3小时饮一次即可。饮完后适当补充电解多维,投喂抗生素,但不宜用毒性较强的抗生素如痢菌净、磺胺类药等,有条件的还可补充适量的氨基酸。使用育雏药物时切忌过量,要充分考虑雏鸡肠道溶液的等渗性。

  抗应激药 接种疫苗、转群扩群、天气突变等应激易

诱发家禽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疾病就会向纵深方向发展,多数表现为如下的发病链:应激→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抗应激药应在疾病的诱因产生之前使用,以提高家禽机体的抗病能力。

  抗球虫药 不少养殖户只在发现家禽排血便后才使用抗球虫药。但值得提醒的是,隐性球虫病虽不导致禽群显示临床变化,而实际危害已经产生,带来的损失无法估量。所以,建议养殖户要重视球虫病的预防用药。方法是从家禽1周龄开始,根据具体的饲养条件每周用药2~3天,每周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球虫药,以防球虫产生耐药性。

  营养用药 家禽新陈代谢很快,不同的生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营养缺乏症,如维生素B、亚硒酸钠、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A缺乏症等。补充营养药要遵循及时、适量的原则,过量补充会造成营养浪费和家禽中毒。

  消毒药 重视消毒能减少抗菌药的用量,减少药物残留,降低生产成本。很多饲养户往往对进雏之前的消毒比较重视,但忽视进雏后的消毒。笔者认为,进雏后的消毒包括进出人员、活动场地、器械工具、饮用水源的消毒以及带禽消毒等等,比进雏前消毒更重要。生产中常用的消毒药有季胺盐、有机氯、碘制剂等。消毒药也应交替使用,如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消毒药,病原体也会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通肾保肝 在防治疾病过程中频繁用药和大剂量用药势必增加家禽肝肾的解毒、排毒负担,超负荷的工作量最终将导致家禽肝中毒、肾肿大。因此,除了提高饲养水平外,根据家禽的肝肾实际损伤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使用通肾保肝药为较好的补救措施。

 


 

  四、合理用药时间

  从药理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药物均有最佳投服时间。

  健胃消化药 如食母生、促菌生等宜在喂料前投服,或者先用少量饲料拌匀喂服。

  维生素类 宜现配现用,夏季维生素B族和E族最易损失,必须及时补充。

  抗生素类 天然发酵的抗生素或半合成的抗生素和土霉素、红霉素等可混料或混水,应按规定时间投服,不宜长时间混在水中或料中。宜注射的抗生素,口服效果不好,如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人工合成的抗生素如磺胺药饮水拌料不受限制,也不易失效。用任何抗生素治疗都应视病情按疗程进行。一般家禽用药3天为小疗程,5天为中疗程,7天为大疗程,切不可只用一次药就随便换其它药物,从而影响疗效。
驱虫药 驱虫药在肉鸡30日龄左右、蛋鸡60日龄和120日龄左右投服一次,宜在上午投药,第二天上午清除粪便垫料,给鸡舍消毒。抗球虫药应从10日龄起至90日龄(肉鸡至出栏前10天) 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微生态制剂 用于家禽的有促菌生、乳酶生、干酵母等,主要功能是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这类药宜现配现用,切忌与抗生素合用,否则会使活菌剂失效。

 


 

  五、区别用药途径

  气雾给药 气雾给药是家禽有效给药途径之一,它是充分利用家禽独特的气囊功能特性,促进药物增大扩散面积,从而增大药物吸收量。使用时应注意控制雾粒的大小,防止出现不良反应。雾粒的大小主要由喷雾器的设计功能和用药距离所决定,如雾粒过小,其与肺泡表面的粘着力小,容易随呼气排出,影响药效,但若雾粒过大,则易引起家禽上呼吸道炎症。有试验证实,进入鸡肺部的雾粒直径以0.5~5微米最合适。

  拌料给药 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必须搅拌均匀,尤其是一些安全范围较小以及用量较少的药物,为保证药物混合均匀,通常采取分级混合法。大批量用药更需多次逐步分级扩充,以达到充分混匀的目的。

  饮水给药 用饮水方法给药的药物一般是水溶性好、不易破坏的,而对于一些易破坏的、失效的药物,如疫苗,应要求家禽在一定时间内都饮入定量的药物,以确保疗效。为此,用药前应让鸡群停止饮水一段时间。一般夏季1~2小时,冬季3~4小时,然后换上药水饮用。同时应注意饮水槽面积是否够用,防止部分家禽饮不到水。另外,还应注意不使用含有漂白粉的自来水,不宜使用金属饮水器,同时在溶液中加入0.5%的脱脂奶粉可提高疫苗的使用效果。

  药浴给药 按药溶比例配好药浴溶液,使家禽局部药浴或洗澡。适用于杀灭体外寄生虫或体表消毒的用药。药浴时要注意让禽的头部露出水面防止窒息、死亡或中毒。

  喷洒或熏蒸给药 用于带禽消毒或代替药溶,喷洒可用喷雾器喷雾或直接喷洒。熏蒸时要预算好用药量,放入室内,关闭门窗一定时间后再开窗通风。如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等。

  经口直接给药 直接把药液或药片滴(放)入口腔吞咽的给药方法。适用于不能群饲,又不能注射的给药,主要针对个体治疗,如不溶于水的片剂、液体剂拌料时的给药。

  滴眼和滴鼻 是通过眼结膜或呼吸道黏膜使药物进入禽体的方法,适用于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

  注射给药 将药物从注射器直接注入禽类的皮下、肌肉、静脉嗉囔的给药方法。该方法吸收快、见效快,适用于不易内服的药物给药及活菌、灭活苗的免疫注射。

  皮下注射法: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向上提,使之形成一个“囊”,注射针头自头部插入体部,并确保针头插入皮下时注射入药液。如马立克疫苗皮下免疫注射等。

  肌肉注射法: 选择翼内侧、胸肌或腿部肌肉注射。如肌注法接种疫苗、药物治疗等,刺激性大的药物要深部肌注。

  静脉注射法: 选翅膀中部羽毛较少处的腋下静脉注射。如珍禽的治疗,中毒急救等。

  嗉囔注射法: 把药物直接注入嗉囔内,主要用于个体治疗,适用于需经消化道用药而进食、饮水困难的病禽治疗,直接把药物注入嗉囔内经消化道吸收。如注入消化酶刺激性药物等。

上一条:地塞米松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下一条:喷雾给药的特点及应用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