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物用法>>正文
清热药抗畜禽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进展
来源:鸡病专业网  点击量:3903

中药用于兽医临床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及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发病率、发病畜禽的种类也有增高的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药与西药相比有副作用小、不易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很少在动物及其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等优点,而清热药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抗肿瘤、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因此,清热药已经广泛地用于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并且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探讨清热药抗病毒的机理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清热药,或与其他中药、西药配伍,充分发挥其抗畜禽病毒感染的作用。
  1 清热药抗病毒作用
  清热药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这在组织培养、鸡胚、整体动物上均得到验证。70年代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和零陵地区卫生防疫站等用体外直接杀菌试验筛选数百种中草药,其中具有抗菌或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绝大多数属于清热解毒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中草药和天然药物中筛得的对病毒具有活性的品种约达250个,在鸡胚、动物、细胞培养上分别对20余种动物病毒起作用,其中很多是清热药,如板蓝根、金银花、大青叶、黄连、黄芩、黄柏等。龚镇奎采用病变抑制法和血凝试验,在鸡胚和2种细胞培养上测定了中成药退热1号口服液对四种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退热1号口服液在浓度为1∶2(原液浓度为每100 ml含生药245g)以下时,对鸡胚和细胞无毒性作用。浓度在1∶4~1∶32时,对流感病毒(甲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6地方分离株)和巨细胞病毒(AD169)有较强抑制作用,但对腺病毒(AdV-7)无抑制作用。
  王能进等用DHBV阳性血清经腹腔感染雏鸭后,药物试验组与对照组DHBV感染率分别为67.61%、65.52%。经复方乙肝解毒丸(由土茯苓、红藤、苦参、猪苓等中药组成)治疗2个月后,采集血清作DHBV-DNA斑点杂交试验。结果药物试验组与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34.04%、7.89%,两组有显著差异。表明乙肝解毒丸具有明显的抗DHBV-DNA作用。
  2 清热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免疫是机体抗感染的防御能力,这就是中兽医学中所说的“正气”。中兽医把能使机体发病的原因称为“邪气”,机体的健康与否,取决于正气和邪气的强弱,正邪相争的过程就是免疫反应的过程。
  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中药对免疫功能有明显作用,其中有不少是清热解毒药及其复方,研究中药与动物免疫的关系,有助于探讨清热药抗病毒感染的机理。
  2.1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
  病毒感染是基因水平的感染,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并影响宿主细胞的核酸及蛋白质代谢。病毒感染机体后,其核酸对宿主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起指令作用,使细胞代谢发生变化,甚至遗传特性也可起变化,与持续性感染、某些自身免疫病及肿瘤发生联系。病毒对免疫系统造成损伤,如许多人类病毒可感染人的淋巴细胞或多或少地影响其功能。宿主细胞性和体液性免疫反应在清除病毒过程中往往可引起组织的免疫损伤,这称为免疫病理。在某些疾病中,这种免疫损伤比病毒本身引起的组织损伤更严重。如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贫血病病毒(CAV)引起的、以损害造血、淋巴器官、引起雏鸡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此病除造成雏鸡严重死亡外,还可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2.2 清热药与病毒免疫
  抗病毒的非特异性免疫与抗菌免疫相似,但根据病毒致病作用的特点,易感细胞的受体、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干扰素(IFN)及补体具有较特殊的作用。病毒感染后激发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都是抗体抗病毒功能的基础。体液免疫主要作用于游离的病毒,以抑制病毒的吸附和穿入,包括抗体和补体在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对病毒和受病毒感染的靶组织的作用。细胞免疫主要作用于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抗病毒感染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细胞毒T细胞(CTL或称Tc),其次为NK细胞,其特点为不需要抗原刺激,亦无主要组织相容性(MHC)的约束性,其活性被干扰素大为强化;还有干扰素、巨噬细胞等。T细胞尚可在特异性抗原刺激下淋巴细胞转化释放淋巴因子等。
  2.3 清热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病毒感染
  大量实验证明,中草药对动物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具有不同的作用,如黄连、黄芩、栀子、连翘、葛根等清热药,一方面能提高动物或人的细胞免疫,一方面又有抑制抗体、清除抗原的作用。小柴胡汤、甘草浸液、黄芩汤和黄芩甙对马传贫病毒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上一条:地塞米松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下一条:喷雾给药的特点及应用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