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物用法>>正文
抗球虫药物的合理应用
来源:郭汉岭  点击量:3788

  鸡球虫病是重要的禽病之一。常侵袭雏鸡,往往呈急性暴发,引起雏鸡下痢、便血、贫血,以致大批死亡;慢性流行可妨碍发育,影响增重,并增加饲料消耗。现阶段在预防和治疗时多采用球虫药物。应用球虫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选用抗球虫药物

  1、选用高效、耐药性低的药物。抗球虫药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离子载体抗生素类和化学合成类2个类群。前者如马杜霉素、盐霉素、莫能霉素等,它们在抗球虫的同时,对鸡的生长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后者是化学合成的,如氯丙啉、氯羟吡啶(克球粉)等。不同种抗球虫药的抗球虫谱即能抑杀的球虫种别是有明显差异的(如氨丙啉对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效果较好,但对小肠球虫则较弱),任何一种抗球虫药都不能对所有鸡球虫种类有同等的抗球虫效果;且各种抗球虫药的作用峰期亦即发挥最佳抗球虫效果的球虫生话史阶段也是明显不同的,如离子载体抗生素类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尼卡巴嗪、氯苯胍、球痢灵等作用于第一和第二代裂殖体,磺胺类既作用于裂殖生殖也可作用于有性生殖阶段,地克珠利、妥曲珠利则对球虫的无性和有性生殖过程都有很强的抑杀作用。清楚地了解各种抗球虫药的最适抗球虫谱和最佳作用峰期对合理使用抗球虫药、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球虫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抗球虫中药也在大量应用在生产中。

  2、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最初,抗球虫药是用来进行所谓的球虫病“治疗”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当鸡群中出现鸡球虫病症状时,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已经产生;再从球虫生活史角度看,此时鸡球虫已发育至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而大多数抗球虫药主要作用于此阶段之前的虫体,即子孢子或第一代裂殖生殖阶段,因此“药物预防”即成为鸡球虫病控制的主要理念。但并不是说鸡球虫病不能冶疗,而是治疗药物使用的最佳时间难以确定。理论上来说,“治疗”应在球虫被鸡摄人时进行,但在生产实际中是不可能确切知道是何时感染的。但是在鸡群中出现“临床型”球虫病时使用抗球虫药进行治疗,对保护群体中那些尚未表现症状、而实际上已经感染的鸡只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有明显效果的。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所谓“治疗”仍然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预防”。因此,应用抗球虫药物时应该对球虫病的发生有个预判,尽早治疗和预防。

  3、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选用抗球虫药应根据饲养场地、动物种类、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球虫高发地区、高发季节和高发阶段应选用高效的抗球虫药物,球虫低发地区、低发季节和低发阶段选用相对低效的抗球虫药物。

  4、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市面上多数的抗球虫药物都有厂家的商品名。其实很多商品名不同的药物其有效成分是相同的。因此,在选用抗球虫药物时,应首先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有效含量,再进行合理的应用。以防重复用药造成疗效差、浪费和中毒。

  5、视作用峰期而选择药物。作用峰期是指抗球虫药物对球虫发育阶段最有效的时期,不同药物其作用峰期不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1~2天的球虫药,其预防和控制效果较好;作用峰期在感染后4天以上的,一般作为治疗上使用,不宜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抗球虫药物,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多用于肉鸡,不宜用于蛋鸡和种鸡;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抗球虫药物,不影响鸡体产生免疫力,可用于蛋鸡和种鸡。

  二、制订灵活而又合理的用药方案

  球虫几乎能够对所有的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使用抗球虫药物应有一个合理的用药方案,以确保药物的作用效果,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1、一定要加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基本观念。实施必要的“治疗性预防”。这是因为当鸡群中出现球虫病的临床表现时,对发病的鸡只而言,其体内寄生的球虫已发育至第二代裂殖生殖阶段,而目前大部分抗球虫药都是针对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且病鸡饮、食欲不佳,不能摄入足够剂量的药物,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养殖户要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发病日龄、临床表现等)和以往的经验,制定自己的用药程序。一般建议:在以往批次的高发病日龄前三天,开始使用一些治疗性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剂量首次加倍,连续服用三天后, 隔5~7天,再用三天,这样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球虫病的目的。千万不能等有临床症状时再用药,那样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2、连续用药方案。连续用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鸡的整个生长期连续不断地使用一种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抗球虫药物,以完全抑制球虫卵囊的形成,从而预防和控制球虫病的发生。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抗球虫指数高,产生耐药性较慢的抗球虫药物,并适宜在饲养周期较短的肉用仔鸡和新饲养场应用,但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较快产生耐药性。

  3、轮换用药方案。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球虫药物一段时间以后换用另一种药物,一般以鸡的批次或3个月至半年为期限进行轮换。轮换用药的原则是替换药物之间不能有交叉耐药性,其化学结构不能相似,作用方式不要相同,药物的作用峰期也不要相同。一般在化学合成药物和聚醚类抗生素之间轮换,或聚醚类抗生素中的单价离子药物和双价离子药物之间轮换。短期轮换则可在抑制球虫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和抑制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之间轮换。轮换用药法一般应有3~4种以上的药物轮换使用。轮换用药是通过改变不同化学背景的药物来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因而能较大限度地阻止球虫产生耐药性,作用效果也较好。

  4、穿梭用药方案。穿梭用药是在同一饲养期内不同的生长阶段交替使用不同的药物。一般在同一批鸡的育雏阶段和生长阶段进行二药穿梭或在小鸡、中鸡和大鸡饲养中进行三药穿梭。穿梭用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方式不要相同,并且在球虫高发阶段使用高效抗球虫药物,低发阶段使用低效抗球虫药物。穿梭用药法由于针对生长阶段用药,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效果较好,且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但长时间使用较易产生耐药性并可能产生交叉耐药性。因此穿梭用药法中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期一般不要超过1个月,聚醚类抗生素使用一般不要超过6个月。

  5、综合用药方案。综合用药就是将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结合起来使用,一定时间替换穿梭用药中的药物种类。例如,第一批鸡用盐霉素和氯苯胍进行穿梭,第二批鸡再用尼卡巴嗪和杀球灵进行替换穿梭。这种方式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综合用药能较好的预防和控制球虫病,并能最大限度地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延长药物的使用期限。但使用药物的种类较多,且较难操作。

  6、联合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法是一个饲养期内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球虫药物。联合用的抗球虫药物应作用于球虫的不同代谢环节,才能产生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这些药物还不能有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联合用药时,一种药物可以弥补另一种药物的不足,所以能扩大抗球虫谱,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提高作用效果和药物的使用期限。例如,氨丙啉只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巨型艾美耳球虫有效,与乙氧酰胺苯甲酯联用,除对以上3种球虫有效外,对堆型艾美耳球虫和布氏艾美耳球虫也有效,扩大了抗球虫谱。联合用药较适宜于春季等球虫高发季节和球虫高发地区,对复杂的球虫病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7、应用新药方案。抗球虫药物种类繁多,每年都有新药物上市。一些新药物比较高效,抗球虫谱广和毒性低,所以抗球虫指数高,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同时,有计划有间隔地使用新药物,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效果。

  三、科学使用抗球虫药物

  1、使用剂量。使用剂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反而易使球虫产生耐药性以至暴发球虫病,过量使用则可能产生不良作用,甚至中毒死亡。特别是聚醚类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例如,马杜拉霉素的常用剂量是5~6毫克/千克,超过6毫克/千克就对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料利用率下降,因此,掌握好使用剂量是应用抗球虫药物的一个关键。

  2、持续使用。由于球虫卵囊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潮湿的土壤中能生存1年以上,鸡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能感染。因此,使用抗球虫药物应持续使用,不能随意中断,否则可能暴发球虫病,造成损失。

  3、注意使用禁忌。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钠菌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等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这些药物不能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盐霉素、莫能菌素也不能与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和竹桃霉素同时使用,否则能引起生长抑制,甚至中毒死亡;氨丙啉与维生素B1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也应引起注意,以免降低药物效果。

  4、休药期。使用抗球虫药物,不论是化学合成药物,还是聚醚类抗生素,在鸡体内都有一定的残留量。这些残留的药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应有一定的休药期,以降低药物在鸡体内的残留。一般在肉鸡上市前的几天和蛋鸡的产蛋期都应停药,以保证肉蛋产品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维护人们的健康。

  5、混合均匀性。由于抗球虫药物的用量都较少,因此最好能经过两次以上的预混后再使用,以确保较好的混合均匀度,保证药物稳定地发挥作用效果,并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药物中毒。

上一条:地塞米松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下一条:喷雾给药的特点及应用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