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物用法>>正文
走出恶性“怪圈”亟待激活“经络”
来源:齐鲁牧业报  点击量:4219

走出恶性“怪圈”亟待激活“经络”
---剖析抗生素使用量增加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抗生素具有抗病和促生长作用,对畜牧业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但是大量使用或不科学使用也可以造成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对人类造成损害。如何科学使用抗生素,解决抗生素残留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许多同仁提出加强畜产品药残监测,本人认为这虽然重要,但只是解决药残的一个环节。要想彻底解决,必须从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考虑,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配套办法。
  一、当前养殖户抗生素用量增加的原因
  1.疾病的增加 由于育种工作追求生长速度和产品产量,畜禽抗病能力下降。生产和疫病防治中长期添加药物,病原的抗药性加强。无序的大量使用疫苗,在免疫压力下病毒不断变异。便利的交通条件增加人类交往增加了病原的传播几率。规模化养殖不断发展,畜牧兽医技术社会化服务滞后,饲养密度增加,管理水平落后,疾病发生在所难免。据农业部1986—1990年对全国畜禽疫病进行普查表明,中国有动物疫病239种。1990年以后又增加多少病没人调查和统计,但通过一些资料报道可以了解到近15年增加了很多疾病,诸如鸡的J亚群淋巴白血病,猪的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等等。这些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又使混合感染发生率增加,加之管理不善,种鸡的垂直传播,病死畜禽和粪便处理不当造成的水平传播,使疾病变得复杂,加大了疾病控制难度。养殖户在生产中接种很多疫苗,一些疫苗还需要接种2—3次。生产实践中,虽然反复多次接种疫苗,有些病也没有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疾病照常发生。
  2.兽药经销商推波助澜 近几年来,兽药生产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且发展很快。山东2000年兽药产值不足20亿元,2005年达到28.6亿元。自从兽药市场放开以后,兽药经营迅速发展。全国兽药经销点达76000多处。这么多的药厂和兽药经销商竞争相当激烈,为了扩大兽药销售量,经营策略花样翻新,一部分以技术推广会的形式到处宣传使用兽药,一部分以售后服务的旗号深入到养殖户,相当一部分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出用药程序,在多少日龄用什么药,有病治病,无病预防,肉鸡一直到出栏,蛋鸡一直到淘汰,肥猪一直到出售,安排的井井有绪。养殖户只好按部就班。遇到用药后疾病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临床兽医又会以耐药菌株的产生、管理不善等理由搪塞,并诱导进行复合用药。尤其是当前兽药多以复方为主,兽药使用中重复用药现象相当普遍。
  3、养殖户技术水平低 中国并不缺少畜牧兽医专家,但是畜牧兽医专家真正从事养殖或者进入生产第一线的几乎没有,基本的格局是预防兽医专家研究和制造疫苗,临床兽医专家造药、卖药,畜牧专家饲养种畜(禽)或者生产饲料,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中专生基本都做兽药、饲料、疫苗、种畜(禽)的销售工作,过去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因为经费紧张也开始从事经营活。从事养殖的基本是一些初中和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至于畜群如何管理,疾病怎么控制了解很少。他们仅凭经验养殖,按专家的指导进行防疫和用药。养殖户不愿增加药费,但他们负担沉重,要承担着疾病的风险、市场的风险,虽然想降低药费,提高效益,当畜群发生疾病时无可奈何,只有到处投医,靠多用疫苗和药物来规避亏损,靠提高产量来提高效益,于是出现了用药多,乱用药,没有停药期的现状,导致药残超标在所难免。
  二、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药残的重点
  1.减少疾病的发生 要想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首先要减少疾病的发生。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引种、种畜(禽)的垂直传播、病死畜禽和粪便的传播、活疫苗的散毒、饲养管理不善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因素。疾病的控制和消灭仅凭养殖户是做不到的,国家应该严格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实现科技创新,更新和制定一些新的检检疫标准。加强引种的检疫;抓好种畜禽场净化;制定病死畜禽和粪便的管理办法;进行一次动物疫病的调查,制定疫病的控制和消灭计划;要根据疫病情况,严格疫苗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防止疫苗散毒;要合理规划养殖用地,改革一家一户的饲养方式,推行养殖小区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
  2.强化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 随着兽医体制的改革,“执法”与“服务”分离,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把畜牧业技术服务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活动经费没有来源,工资、福利无保障,迫使基层畜牧兽医站从事兽药、饲料、生物制品的经营活动。由于集体单位没有考虑到技术资本分配问题,一些技术人员逐步脱离原来单位,使这一体系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状态,根本不能承担技术推广的任务,取而代之的是兽药、疫苗、饲料经销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主要是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农民很难获得全面的养殖技术,这种情况服务层次低,产业链条短,对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不充分,发展活力和后劲不足,阻碍了畜牧养殖技术的科技进步,难以推动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的行政管理、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已经得到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应该搞好调查研究,建立新型的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各地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畜牧法》精神,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落实技术服务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省应成立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新成果的应用研究,搞好技术推广,管理市、县、乡镇技术服务队伍,规范服务行为,根据本省情况确定推广畜禽良种、饲养管理、兽药和疫苗品种、防疫治病等技术。各市县也要恢复和重新组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接受省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指导,一些县市没有技术和资金组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省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可以在当地成立分支机构,逐步形成全省物流、信息流一体的技术服务网络。
  3.保证兽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 在继续贯彻实施《兽药管理条例》的同时,对兽药的研究、开发、安全评价、生产、经营和使用都应该细化管理。加大新兽药的研发力度,逐步淘汰有潜在危险的药物;兽药宣传和召开产品推广会必须备案,防止夸大兽药作用的宣传诱导错误用药;整顿兽药经营,实行GSP管理;尽快实施职业兽医师制度,划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销售兽药应当向购买者说明兽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兽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用药记录,禁止使用假、劣兽药以及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他化合物。饲养者出售动物时应向购买者或者屠宰者提供准确、真实的用药记录。要大力宣传兽药残留的危害、合理使用兽药以及药物休药期的规定,严格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药物添加剂使用规定用药。通过宣传、培训和规范,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意识,认识兽药残留的危害和科学使用兽药方法,自觉维护公共利益,避免因自身利益错误和非法用药。
  4.要注意保护养殖户的收益 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也逐步降低。畜产品市场竞争将呈现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因此畜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涉及中国畜牧业能否生存的大问题。但是,提高畜产品质量就要增加生产成本,要有相应的措施保护养殖户利益。首先,要借鉴外国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SPS、TBT措施,制定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实施精密的检验制度,控制畜产品的进口,减轻进口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保护国家的民族企业健康发展。其次,进行养殖业补贴。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养殖业需要增加投资改善设施,粮食价格的上调引起的饲料价格上涨,疫苗、兽药厂家进行GMP认证生产成本提高导致药价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养殖者的利益。国家应该制定畜禽产品的保护性价格,出台扶持政策对养殖业进行财政补贴,根据畜产品生产成本制定出保护性价格,以提高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保护养殖积极性。第三,要规范市场,实行优质优价。要完善措施,制定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产品质量评估体系。质量评估由一些专业协会来做。产品质量等级可根据养殖场的建设和卫生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疾病诊疗记录和用药记录、饲养动物的健康和膘情状况、畜产品的检测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收购单位根据评估等级实行优质优价。第四、注意开拓国际畜产品市场。政府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时发布国际市场信息,搞好畜产品的推介工作,同时制定促进畜产品出口激励制度,为扩大畜产品出口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做到政府、相关经济组织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增加在国际上的市场份额。

上一条:养禽业要树立新的防病用药观
下一条:喷雾给药的特点及应用
联系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   总经理:刘照明
联系电话:13513769837   业务QQ:651743219    电子邮箱:gushituji@126.com
(C)2007 版权所有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技术支持:固始土鸡孵化中心   豫ICP备07006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