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曾与同道探讨过石家庄地区的蛋鸡饲养。这个地区的蛋鸡料从成本上来看,可能是国内最低的;相应地,蛋鸡的饲养质量普遍也不高。然而,由于养殖户把淘汰鸡作为主要经营指标之一,并且与市场结合得很好,往往能够在市场价格较高之时处理掉淘汰鸡,而非单纯地把产蛋作为惟一经营指标。即衡量每只蛋鸡的收入包括鸡蛋和淘汰鸡,这样蛋鸡就变成了肉蛋兼用型。
一直坚挺牛市冲天的产业,只在天上有。大环境不好没关系,只要你能比竞争对手更具盈利水平即可。
蛋鸡从业者为什么要养蛋鸡?无非是通过饲喂饲料(投入)来产蛋赚钱(产出),也就是说,蛋鸡只是这些人生意的载体。
大连的韩伟集团工作是国内著名的养禽企业,目前,这家企业饲养的蛋鸡规模在国内是最大的。单纯从饲养技术来讲,这样的大规模饲养场,生产水平是相当好了,能不能赚到钱,以及赚多少钱,基本上取决于经营而非饲养技术。2005年春夏之际,笔者与沈阳鸿运饲料厂的老板程良玉对新民的一些养殖户走访,了解到2004年这批蛋鸡,经营好的每只鸡可以赚到26~28元,而少的才赚12~16元,相差悬殊;当然,赚钱多的养殖户屈指可数。可见,对于蛋鸡的饲养,在注重饲养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在经营上下功夫,学会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规避,这才是上策。
凡事皆有规律性,下面笔者从4个方面就蛋鸡饲养也需要经营进行说明。
1 选择优质鸡雏
这一观点,业者基本已接受,也成就了峪口这样的种禽企业。饲养种鸡的人都了解,鸡雏质量对整个蛋鸡的生产性能至关重要,可是当下做鸡白痢和支原体检测的有几家?全部使用合格疫苗的又有几家?事实上,在业内能生产出优质种蛋和雏鸡的企业为数不多。可是从蛋鸡饲养户的角度看,若要在鸡雏上多付出几毛钱,有一部分人会觉得不值得,虽然好鸡雏的价值远不是几毛钱差价就能买到的,可他们看不到或者说信不过这种潜在的差距。
观念接受不等于操作中会执行,所以,上述观念固然需要不断宣传,蛋鸡饲养户也要学会算长期账,通过比较,做出正确选择,以避免无谓浪费。
2 重视育成鸡质量
在荷兰优利公司,5周龄体重、16周均匀度是育成期蛋鸡至关重要的生产指标。有不少人曾戏称,这叫35d定终身。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选择优质饲料就能满足这个要求。考虑整个育成期投入,前5周的饲料量,应占整个育成期饲料用量的10%。
笔者认为,雏鸡在饲养时,目前理论上的饲养密度有必要探讨,因为雏鸡所占的空间比较小,投入不大即可把密度降下来,其结果是提高了育雏体重。在饲料和饮水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这样做,只是劳动增加一点,多几个料盘和饮水槽就行了。
表1是对上百万只白壳蛋鸡的生产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所得。
表1 白壳蛋鸡育成期质量与产蛋期生产性能的相关度
相关系数 | 5周体重 | 10周体重 | 16周体重 | 16周均匀度 |
(50%开产日龄) 性成熟 (60~72周只日产蛋率) 产蛋持久性 60周存活率 72周存活率 (入舍鸡产蛋数) 60周总产蛋数 60~72周产蛋数 72周总产蛋数 | *0.63
*0.82 *0.71 *0.65
*0.83 *0.94 *0.93 | 0.59
0 0 0
0.3 0 0 | 0.39
0 0 0
0 0 0 | 0
0.46 0.4 0.61
0.54 0.6 *0.72 |
数据来源:荷兰优利公司。
(1)雏鸡早期生长阶段消化系统的生长快于身体生长。雏鸡在5周龄之内体重比较大的,内脏器官会发育得比较好——肺、心脏、肝脏、胃及肠道占体重的比例要相对高一些。
从整个周期的生产性能来看,5周龄体重和72周总产蛋数的相关度为0.93,与60周存活率的相关度为0.71,与72周的存活率的相关度为0.65,与产蛋持久性60~72周只日产蛋率相关度为0.82。16周均匀度与72周总产蛋数的相关度为0.72。而10周龄体重、16周体重与相应生产指标的相关度不存在或很低。通俗地讲,5周龄早期体重高,整个产蛋周期的生产性能也要高。
(2)16周龄均匀度高,表明雏鸡生殖系统发育得比较好,包括卵巢和输卵管生长得比较一致,从整个的产蛋周期来看,均匀度高的死淘率也低得多。
(3)使用新型的蛋鸡料槽可以不断喙,断喙严重影响体重,一周之内很难恢复。目前的蛋鸡育种,追求小型化,使得维持需要降低;但同时又降低了雏鸡采食量,在饲料能值低的情况下,体重增长困难。这就要求饲料的品质必须相应提高。由于小规模养殖户的育成鸡饲养是在非密闭鸡舍,光照不好控制,导致激素变化差异性,造成蛋鸡性成熟不统一,所以会出现一些恶癖。笔者认为,这方面改进的空间较大,而且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即可做到。
表2是大连韩伟鸡场实际的生产统计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体重高的3、4组,其产蛋量比1、2组高出2.48kg,饲料转化率降低0.24,死淘率也低很多。可见,标准体重带来的效益,一只鸡至少在10元以上。
发育好的蛋鸡,由于身体健康、代谢机能旺盛,所以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及转化能力均要比发育差的强,表现在生产性能上,就是饲料转化率、产蛋率以及总产蛋量几个指标都要高得多。总之,后备蛋鸡的饲养目标,就是培育出生产性能与遗传潜力相符的鸡群。
表2 标准体重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组别 | 育成期0-18周 | 产蛋期19-72周 |
18周体重/g | 18周标准体重 | 体重差/g | 均匀度/% | 开产日龄 | 死淘率/% | 平均蛋重/g | 产蛋量/kg | FCR
| 80%以上产蛋率 维持时间/d |
1 2 平均 3 4 平均 差异 | 1 170 1 199 1 184.5 1 284 1 300 1 292 107.5 | 1 280 1 280
1 280 1 280
| -110 -81 -95.5 4 20 12
| 81 80 80.5 81 81.7 81.35 0.85 | 145 150 147 143 142 143 -5 | 22.76 22.64 22.7 14.18 14.04 14.11 -8.59 | 58.95 58.75 58.85 61.29 62.91 62.10 3.25 | 13.53 13.12 13.32 15.7 15.9 15.8 2.48 | 2.66 2.68 2.67 2.47 2.39 2.43 -0.24 | 11 54 47.5 118 131 1245 77 |
3 重视预产期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蛋鸡身体发生巨大的变化:肝脏倍增,蛋白质合成加强为开产后高强度的产蛋作准备;卵巢、输卵管等生殖系统得到进一步发育,使很小的卵巢能排除很大的卵黄。同时,预产期蛋鸡在激素的影响下,机能也有较大变化,譬如免疫力变得脆弱,容易发生输卵管感染,造成腹膜炎症等。
所以,养殖者在蛋鸡开产前,不要怕投入,选用的预产期蛋鸡料,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要高一点,由于这段时间的采食量